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合作交流 >> 正文

【讲座回顾】清华大学阎培渝教授学术报告会


2025年11月13日下午,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阎培渝应邀在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三楼会议室作题为“混凝土结构的开裂与控制措施”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我院陈正教授、李静副教授主持。

讲座现场

报告伊始,阎培渝教授以“感冒与裂缝”的类比引出主题:多数混凝土在服役过程中会出现裂缝,其受荷开裂在力学上可被允许,但工程管理更应重视由温度、收缩等非荷载因素引起的裂缝。此类裂缝虽对承载力影响有限,却会显著降低耐久性,常诱发渗漏并加速钢筋锈蚀,给项目运维带来较大经济负担。

随后,阎培渝教授围绕“为何会裂、裂在何处、如何控裂”系统梳理了塑性裂缝、温度裂缝、收缩裂缝等类型,指出现代混凝土结构的早期开裂八成以上源于变形,设计不当、材料质量与配合比波动、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不到位等因素都会增加开裂风险。

阎培渝教授

针对大体积与高性能混凝土,阎培渝教授从材料—设计—施工—养护提出“组合拳”方案:一是优化水胶比、提高矿物掺合料用量、优选中/低热水泥并关注熟料矿物组成;二是选用高品质骨料、控制入模温度与降温速率,强化保温保湿与早期养护;三是细化分缝与分区浇筑,缩小单块尺寸并控制施工间歇;四是使用补偿收缩材料应进行实体实测验证,慎用试件数据简单外推;五是根据工程需要将强度验收龄期由28天延长至60-90天,以降低名义等级和温升,提升抗裂与耐久性。

在交流环节,师生就高强/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韧性与设计取值、裂缝对承载与耐久性的不同影响、青年学生如何在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之间取得平衡等问题展开讨论。


图片丨程   铭  苗思源

文字丨张光会  刘明川

编辑丨邓   云  吴成曌

一审一校丨蒋   蕙

二审二校丨李   静

三审三校丨马少坤



地址: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东路100号 邮编:530004 版权所有: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