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正文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undefined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历史可追溯到1928年创校之初的土木工程预科班,1932年土木工程系作为广西大学第一个工科系成立,1997年组建为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自1928年建立以来,历经苏鉴轩、葛天回、沈锡林、赵澄波、肖津、郭汝铭、王师羲、谢世澄、王朝伟、尹政、李淑嫒、秦荣、柯尊敬、韦树英等14位系主任和燕柳斌、杨绿峰、邓志恒、梅国雄、韩林海(兼)、安永辉六位院长。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85人,其中专任教师147人,博士生导师33人,正高职称45人,副高职称57人,拥有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各类国家级人才11人,项海帆杰出桥梁青年奖获得者1人,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7人,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获得者1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1人,省级人才工程项目人选11人。现有在校本科生1988人,硕士研究生1214人、博士研究生184人。设置有建筑工程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岩土与地下工程系、建筑规划系、水利工程系、工程力学系及国家级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997年结构工程学科入选“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学科,2002年作为全国七个之一入选该学科的国家重点学科名单。2017年,在教育部和广西自治区的关怀和支持下,我院土木工程学科成为广西唯一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学科。2018年,作为主干学科,入选教育部部区合建一流学科群。目前,拥有省部共建特色金属材料与组合结构全寿命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大基础设施全寿命安全与耐久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网运河与智能建造研究中心、大跨拱桥关键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广西分中心暨大跨拱桥建养技术研究中心、土木建筑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防灾减灾与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广西大跨拱桥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广西特殊地质公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岩溶区水安全与智慧调控工程研究中心、广西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人才小高地、广西大跨拱桥关键技术人才小高地等16个国家级及省部级学科支撑平台。
        学院已建立了完善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以及成人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土木工程一级博士点、水利工程一级博士点、建筑学一级硕士点。拥有土木工程(含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等三个专业方向)、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学、智能建造四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两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筑学专业入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智能建造专业为2023年新增本科专业。土木工程专业连续四次通过住建部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21年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建筑学专业入选教育部一流专业“双万计划”,2023年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
        2018年以来,我院教师牵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4项、中国工程建设标准科技创新一等奖3项、省部级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6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和一等奖1项;参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2020年,郑皆连院士牵头的“大跨拱桥关键技术研究团队”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2023年,韩林海教授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包括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在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和课题100余项;承担了一批包括世界最大跨度拱桥平南三桥、世纪工程平陆运河、川藏铁路重点工程藏木特大桥在内的国家战略工程和地方重大、重点工程科研项目;取得一大批高水平的原创科研成果,一些科研成果达到同领域国际领先水平。服务的重大工程获世界桥梁大会乔治·理查德森奖、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年度基础设施提名奖、鲁班奖、詹天佑奖、中国钢结构金奖年度杰出工程大奖等重要奖项。
        自成立以来,学院已为国家培养各层次毕业生13400余人,从这里走出了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李兆焯等领导干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刘文连,以及院士有效候选人、知名高校教授等杰出人才,锻造了一大批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建筑规划等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

 

 

地址: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东路100号 邮编:530004 版权所有: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